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Apple」標籤的文章

如何對 Open Core Legacy Patcher 的開機選項改名

 最近把古老的2013年產的 2012 Macbook Air 利用 Open Core Legacy Patcher 升級到 macOS  Sonoma ,沒想到在跳出開機選項時,變成 macOS __.__ 。 經過一陣搜尋,發現 reddit這裡 有寫神奇的解法。 簡單地說,開機選項放在  /System/Volumes/Preboot/[uuid]/System/Library/CoreServices/.disk_label.contentDetails 其中 [uuid] 要看自己磁碟的uuid,而 . 開頭會是隱藏檔,用 ls -a 才看得到,先把它複製到其他地方,再用sudo 複製回來即可。原本的內容是 "macOS 資料.資料 % " ,我改成 "macOS%" ,開機選單就變成 macOS 了,收工。

Disk Space Analyzer for Mac OS X

I used to analyze my disk usage by Disk Inventory X , unfortunately  Disk Inventory X  was no longer usable on OS X 10.9.

升級到Mac OS X 10.8 Mountain Lion

因為手癢,所以就把手上的2009 Macbook Pro 13"升到OS X 10.8 GM。(叔叔練過的,小朋友不要學) 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改變,大部份的API都相容,所以應用程式幾乎都可以直接執行,VM軟體除外,所以我的VirtualBox暫時不能用。要注意Java有改變,所以暫時不能用Oracle Java VM,但是Apple Java VM仍然有提供。 要怎麼自動安裝Java呢?基本上就是啟動「Java 偏好設定」 (Java Preference)就可以了;位置在 「應用程式」->「工具程式」裡。 如果遇到錯誤訊息安裝失敗,得打開「應用程式」->「工具程式」->「終端機」,手動刪掉Java相關檔案。 sudo rm -rf /System/Library/Java/* && sudo rm -rf /Library/Java/* && sudo rm -rf /System/Library/Frameworks/JavaVM.framework/* 如果還不行...就等著正式版出來,Apple修正Bug吧XD

iOS需要關掉程式釋放memory

大部份的人都希望手機拿來用而不需要什麼背景知識,但很可惜地,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iOS/Android/WM 用起來比 Symbian 複雜太多,穩定性也更差。 前幾天 某個Blog 上寫說iOS device在Home鍵按兩下出現 App的列表只是「最近用過的應用程式」,並不會影響作業,完全不需要手動關,這是大錯特錯,完全的誤導呀! 早期iPhone推出時,並不具備多工,但隨著iOS 4推出具備(半?)多工後,事情變得麻煩。因為手機是記憶體受限裝置,iPhone 3GS才256MB,所以多工勢必要消耗更多的記憶體,開了幾十個App之後,很可能會因為作業系統所能支配的記憶體不足,出現速度遲緩或是程式當掉的情形;嚴重時必須重開才能釋放leak的memory。這件事只要用任何一套iOS上的memory monitor程式就可以證實,上個月敝公司的CEO的iPhone 4上Mail完全看不到附件,用這招才恢復正常。根據在下兩年來不專業的使用下,連耗電量都有很大的差異! 補充說明:列表並不代表占在記憶體裡的情形,但是會有關連,尤其是會背景執行的App,必須這樣關閉。在  iOS :認識多工處理  有提到: 用 Activity Monitor Touch 這支程式來證實我的說法。 先做名詞解釋,參考 A detailed look at memory usage in OS X ,Active不用說,就是現用的 ; Free不必我解釋吧?Inactive 是 allocated memory that hasn't been accessed during last N Secs,也就是可以吐回的記憶體;Wired 是 memory allocated that shouldn't/can't be swapped/paged out ,也就是已配置也不能置換的記憶體。在 Activity Monitor Touch 用紅色代表Wired,黃色表示Active,白色是Free,藍色是Inactive。以下是測試: 亂開一堆App,結果快用完256MB: 先關有背景多工的App,可以看得到Wired memory馬上釋放: 接著關沒有背景多工的App: 最後可以看出,若如該篇文章所言,...

2009年 13吋Macbook Pro 改裝SSD除去DVD

基本上參考 MacUknow這篇 改裝,所以重覆的地方就不說了。 首先去網拍買需要的光碟機外接盒,關鍵字叫『硬碟轉接盒』、『光碟機外接盒』,這位賣家有標明Macbook與MacbookPro用,但我覺得應該沒差;他還附與MacUknow那篇相同的 DVD轉HD的轉接盒,我就不重覆貼圖 。剛才去找拍賣應該在800元以下一整組,別買貴了。 底盤不太好裝,也沒有螺絲固定,基本上就是卡住,自己要"喬"一下,光碟才能退片 後來有兩根螺絲柱的地方還是太高,我用斜口鉗剪到和邊緣齊才能完全壓下去 光華商場買的工具組,100元 美光Crucial M4花了6799元,在什麼都不奇怪買的,應該可以找到更便宜 裝好就是這樣,其實沒什麼好說的;可以看到我把青雲的保固貼紙貼上去 放入硬碟轉接盒時有個技巧:先將左側斜插進去,再輕輕將盒子壓下 原本開機要52秒,換成SSD只要 16秒 ,呼! 因為我開機會自動啟動 Alfred 和Dropbox,再加上 Spotlight 所以會剛登入都要等一下才會順,原本要等將近一分鐘,現在只要10秒,SSD實在太強了! Update:強烈建議安裝前全新SSD先取得原廠firmware, Crucial m4 firmware 在此,裝好以後升級還得備份資料,太麻煩了。 由於TimeMachine不支援從容量較大的硬碟還原到容量較小的硬碟,所以我只能用USB開機碟重新安裝,再從TimeMachine將應用程式和設定、使用者資料還原。 還原後會發現大部份的應用程式還能用,但是gcc不見了,必須重新安裝XCode。還有Java會在第一次使用需要Java的應用程式時安裝。 重點來了!都是別人寫過的有什麼好寫?不是Apple出品的SSD,預設是不啟用 TRIM 。不懂的朋友可以看 TRIM技術 ,白話說就是若不支援 TRIM 會愈用愈慢,最後必須重新低階格式化再將資料倒進去才可用。 啟用TRIM有兩種方法: 命令列 或是用 Trim Enabler 。不過因為Apple在10.6和10.7有所不同,所以用命令列反而比較簡單。 啟動後就是這樣 另外根據Mobile01鄉民的說法,美光Crucial M4的韌體必須更新到0009版才會...

升級到iOS5

今天早上得知 iOS 5已經正式開放更新,連忙趕著下載。更新的必要條件是iPhone 3GS、iPhone 4、iPad、iPad2或iPod 3代以上機型,電腦必須搭載 iTunes 10.5,在iDevice的頁面上點選「檢查更新項目」,讓它自己裝就可以了。 如果有用過 Umbrella 備份 SHSH 的朋友,記得要在Windows的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 或Mac的 /etc/hosts 檔案裏,刪除 gs.apple.com 這條(在第一行加上#也行啦)。另外有些使用Windows 7/Vista的朋友升級時也有錯誤訊息,可能按滑鼠右鍵得「以系統管理員身份執行」才能順利升級。

Lion 10.7 GM 使用心得

昨天把Mac OSX 10.7 Lion Gold Master裝起來(也有人叫Golden Master,不過 以往是用Gold Master 沒錯),整體流暢度有比較順,只是稍有改變。 先說不習慣(不喜歡)的部份: Expose用得好好的,沒事改名叫Mission Control也沒有比較酷。 已經把開機光碟做出來,還是得要install到硬碟再跑一次安裝程式是怎樣?為了符合官方說法的要先安裝Snow Leopard? 還是因為要學Windows 7?(大誤) 鍵盤背光關不掉<- 這應該是Bug 把afp通訊協定的 DHCAST128 關掉了,造成許多市售NAS都不能用,參考: OS X LION connection error with AFP and workaround 。 雖然Synology上星期有新版firmware釋出,但仍然不能當TimeMachine使用。 預設的滑鼠滾動方向與以往相反,要到 系統偏好設定->滑鼠 裏去修改: 再說它的優點: 最明顯的部份就是速度快了不少,之前不知為何,每次登入都要等一會兒才有反應,現在時間快了許多;開啟程式也比較快。 按鈕快框比較方:我覺得比較好看,也比較好按。 Launchpad找程式時真的比較方便,有些很少用的程式,忘了名字要找時真的很方便。 跳出式的視窗:有些人討厭,我還滿喜歡的 :D

神奇的Mac OS X

先聲明,我不是瘋狂的Apple Fans,也不是反微軟教派,但是這次真的讓我對OS X佩服得五體投地。 午休結束後,負責維修的同仁向主管報告遇到某幾個pdf印不出來,於是乎主管又叫我幫忙處理。一問之下,這幾個檔案是某政府單位做的pdf,乍看之下是用PowerPoint 2007直接另存成的,裏頭有90%都是精美的圖...(誰要去政府機關教高橋流簡報呀?花到不行的簡報誰知道重點在哪?)圖多並不是問題,這幾個檔最大的也不過五十幾Mega Bytes,還不到60頁;但真正的問題在於每印一頁都慢到不行,而且印到一半Adobe Reader就會當掉卡住,另存或是用Adobe Acrobat去修也沒用。 由於當時距離大老闆要的期限只剩2小時,我就不加思索拿出我的Macbook Pro,打開一試...有點慢,但是可以另存,表示可以印!於是用我的Mac印到Windows分享的印表機,但由於印表機太慢,要連別台印表機同步列印時居然因為機型太舊找不到Snow Leopard的driver! 當時我的確傻眼,沒想到台灣Xerox租借的DocuCentre-II 3005居然是過時的產品,沒有出新版Mac driver;後來看到官網寫可以用PS相容模式列印,於是用Generic postscript driver,就直接丟到DocuCentre-II 3005印出檔案,問題也就解決。 在下猜想,那幾個pdf檔不知是什麼原因造成格式錯誤,剛好Adobe使用的API會卡住(我用Foxit Reader測過,也印不出來);但Mac OS X的Preview(預覽程式) 就是沒問題,只能說好樣的Mac OS X,你真神! Update:因為許多朋友猜測是driver等問題,後來又以Ubuntu 10.04測試,結果仍然是Adobe Reader在列印時會當掉,用xpdf則有 破碎字 問題且亦無法列印。後來發現那幾個pdf檔是以"DocuCom PDF Driver 6.03 for NT"製作,應是該轉檔程式之bug。

OSX PPTP VPN Connects but doesn't work

I met the problem: Mac VPN PPTP Connects but doesn't work . Even if I modified routing table, still doesn't work. 遇到如 Mac VPN PPTP Connects but doesn't work 相同的情形,Mac撥號pptp server成功,但怎麼樣都ping不到,明顯是不知哪個環節錯了,手動改routing table也沒用。 I backup and erase the contents of /Library/Preferences/SystemConfiguration , then after a restart I have to reset network and VPN worked again. 我照討論區裏將 /Library/Preferences/SystemConfiguration 裏的檔案備份並刪除,重開之後重新設定網路,VPN就正常運作。 But you have to notice, remove these configuration files will influence many thins. 必須要注意刪除這些設定檔將會影響許多東西,請小心。 Update: 據強者表示,刪/Library/Preferences/SystemConfiguration下的com.apple.airport.preferences.plist、com.apple.nat.plist、com.apple.network.identification.plist就夠了,需要的朋友可以試看看。

Mac通訊錄無法與Google Contacts同步生日

同事說他的 Google Contacts 無法與Mac同步生日欄位,才發現Mac的通訊錄居然預設沒有生日欄位。透過iPod Touch/iPhone同步之後,Mac通訊錄在有生日資料的通訊人會出現生日欄位,但在 Google Contacts 仍然不會更新,反之亦然。 參考資料: Google: Contact won't sync if it includes a birthday or anniversary Google Contact Sync 說明 Apple: Sync contact with google contacts birthday not syncing 及 Sync contact with google contacts birthday not syncing 目前應該是無解,看Apple什麼時候要改同步程式(或者和Google商量加欄位)吧 >_<

在Mac OS X 10.6 開啟原生NTFS讀寫支援

看到 10.6限定 - 開啟原生NTFS讀寫支援 ,馬上就來測試。 因為前幾天再裝了Paragon NTFS for Mac測試版,連忙再去下載dmg檔,利用裏頭的Uninstaller反安裝,執行完會要求重開機,幸好有成功移除。 先去下載N TFS Mounter 安裝,但不知為何執行時沒有問我的密碼,因此也並沒有幫我新增或修改 /etc/fstab。 後來關掉NTFS Mounter自己手動 sudo vi /etc/fstab,幸好試一次就成功,寫入和中文等都沒什麼問題。再切換到64 bit kernel開機,一切仍然正常。 不知道是有穩定性問題還是版權問題才沒有預設NTFS write支援?真希望Apple說明一下。 註:原文有點小錯誤,只要umount再重新mount就會生效,不需要重新開機,這可是Mac呢^_^

Mini DisplayPort to HDMI 開箱文

因為某種黑暗原因,在下忍不住去買了Mini DisplayPort to HDMI 以上是我在家裏用的轉接線,由左而右是HDMI to DVI、Mini DisplayPort to HDMI、Mini DisplayPort to DVI

Macbook Pro 13"開箱

早上一到辦公室就踢到一個紙箱 轉過來一看

CrossOver Chromium -- 在其他平台跑Chrome開放版

在 張阿駕 那看到的,CrossOver推出免費的 CrossOver Chromium ,讓Intel平台的OS X和Linux可以使用 Chromium (OpenSource版的 Chrome ) 在Ubuntu上安裝最簡單,下載後點兩下就裝好了,但保證中文有問題。因為對應的字型沒安裝,只要把Windows裏的mingliu.ttc和kaiu.ttf複製到 /opt/cxchromium/share/wine/fonts ,就可以看到中文。不過最好還是到 "選項"->"偏好設定"->"變更字型及語言",把字型設定為"新細明體"或"細明體"比較保險。 不知為何,跑起來不覺得很快,在VirtualBox裏跑個XP,再用seamless模式跑可能還比較快。

OpenMac是騙局?

來自老地方的消息: Psystar 的 Mac 相容機是場騙局? Psystar Exposed: Looks Like a Hoax PC EFI的作者Netkas罵說: psystar - liars 靜觀其變囉~ Update: Psystar 放了段 影片 ,表示他們確實存在。

OpenMac

朋友傳來的 OpenMac ,內容是令人驚訝的Mac相容硬體。 看了 OpenMac: OSx86 Compatible 、 OpenMac: The Apple Alternative 、 OpenMac: The Smart Alternative to an Apple 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P 朋友不愧是資深Mac玩家,他說OpenMac是用EFI模擬破解OS X,類似OEM BIOS模擬破解Vista的方法。 當然,這種東西一定很快被告,然後消失,在此誌之留念XD (Update:已改名Open Computer) Update: 預裝破解OS X系統 “OpenMac”開始銷售 再Update:果然在我看完隔天就改名了,羊男 這 有詳細的解說。 不管蘋果禁令 Psystar出售「白牌」Leopard電腦

Safari 3.0.4 for Windows beta 顯示中文已正常

晚了一星期才試,因為本來不抱希望,剛剛才聽到同事說 Safari 3.0.4 for Windows beta已經解決中文顯示破碎字的問題。 可惜仍然顯示細明體,以前 這 方法似乎已不適用,最後我用 Safari 3 Windows版中文顯示 裏提過的替代字型方法解決,去加機碼 HKLM\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FontSubstitutes 裏的MingLiu、PMingLiu、細明體與新細明體。 但這樣系統字型太醜,而且看不到細明體,只算是自爽,附上兩張圖: P.S. 連到Yahoo!TW時CPU loading很高,Yahoo!US則否,猜想可能是flash造成的(還是JavsScript?)。

shell的color prompt 與 color ls

在FreeBSD慣用tcsh,但是在Mac上bash中文比較正常(Leopard之後似乎tcsh也能正常顯示中文),在Ubuntu則都正常,以下是我習慣用的prompt,Terminal背景為黑底淺灰字。 Bash: ~/.bashrc(或是~/.profile)最後加上 PS1="\$(date +%H:%M) \[\033[1;32m\]\u@\[\033[0m\h\[\033[0m\]\[\033[1;36m\]:\w\[\033[0m\]$" LSCOLORS="DxGxFxdxCxegedabagacad" export PS1 LSCOLORS alias ls='ls -G' Tcsh: ~/.tcshrc 最後加上 set prompt='%B%T %{^[[1;32m%}%n%{^[[m%}@%m:%{^[[1;36m%}%/%{^[[m%}~' setenv LSCOLORS DxGxFxdxCxegedabagacad if ($OSTYPE == "FreeBSD") then alias ls 'ls -G' else alias ls 'ls --color=auto' endif 參考資料: Return color labeling to the ls command

在OSX終端機使用Opendesktop 字型

以前我用Firefly 新宋體的ttf版本做為OSX的終端機字型,也就是設定成AR PL New Sung 16點。我設定 iTerm 也是用這個字型,看起來比Taipei或Nice Taipei順眼。 昨天手賤換成 Opendesktop 字型 ,發現字型的間距不同,原來寬高都設成1.0即可,再回頭仔細看說明才知道,等寬字改成AR PL New Sung Mono,原來的AR PL New Sung是不等寬字型。原來的fireflysung.ttf,也改成odosung.ttc,格式不同。 在此再度感謝 Firefly 螢火飛 前輩。

Safari 3 Windows版中文顯示

鳥毅原本裝 Safari 3 beta用tab切換可以看到中文,只是偶爾不正常,等到 Safari 3.0.2 beta之後,變成破碎字了 Orz (Tab切換:先開 丁丁 ,在新tab再開 亞台 。) Tab 切換似乎不是每台電腦都有效,只好祭出大絕招,把Windows系統預設字型換成正黑體,並且使用替代字型,把細明體用正黑體替代顯示。結果:Yahoo 新聞的標題還是有一點不正常(看來webkit的engine並未使用系統的替代字),輸入中文也不行,還是得等新版。不過至少有個超美的browser 可用,對了,我用華康中黑體設成Safari預設字型,顯示效果更像Mac,但不能把華康中黑體設成XP系統字型(很醜)。也可以用Firefly Sung(新宋體)取代(新)細明體,Firefox改用新宋體做為預設定型,Gmail變清楚,不像新細明體會模糊不清。 注意:Safari安裝時若profile為中文名或是安裝路徑裏有中文,則會在執行時直接crash。下載Webkit那招沒用,不用試了。 替代字型機碼: HKLM\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FontSubstitutes 更改系統字形: 這 、 這 、 這 更新: Safari 3.0.4 for Windows beta 終於解決中文問題。 再更新:根據某網友回報,字體改用Arial Unicode MS,字的粗細剛好,英文字會比微軟正黑體好看,中文字介正黑體與正黑粗體中間;就不需要使用樣式表或GDI++,在XP/Vista能有好看的Saf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