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寫程式?要的,就是那種『對味兒』!

 今天看到 Rails 大師 DHH 的一篇文章 Coding should be a vibe!  ,Google 翻譯得不夠好,因此請 Gemini 幫忙翻成更像 Coding 大師的語氣,看起來多了幾分人味。
最近的文章

告別技術債的泥沼:如何透過完善的規劃與AI Vibe Coding打造穩健程式

 在軟體開發的世界裡,「技術債」(Technical Debt)是一個令人頭痛卻又無處不在的議題。它像是看不見的成本,起初微不足道,隨著時間推移卻可能累積成巨大的負擔,拖慢開發速度、增加維護成本,甚至導致專案失敗。傳統開發模式下,技術債往往因時程壓力、需求變動、或缺乏完善規劃而悄悄積累。 然而,隨著人工智慧(AI)在程式開發領域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一種新的開發思維正在浮現——我們稱之為「AI Vibe Coding」。這不僅僅是讓AI自動寫程式碼,更是一種以「規劃先行,協同創造」為核心的方法論。本文旨在探討,如何透過嚴謹的產品需求文件(PRD)作為地基,結合與AI的深度協作(AI Vibe Coding),有效避免技術債的產生,打造功能完善且易於理解的程式碼。

Vue and ASP.NET Core 在 Visual Studio 2022 的新範本

 在2022年寫過一篇 Vue CLI move to Vite ,裡頭提到高手MakotoAtsu寫的範本,但後來沒有更新就很可惜。現在微軟終於在 Visual Studio 2022內建 Vue 範本,並且使用Vite與Web API,完全滿足我們程序猿的需求。

Build or Buy 自建或購買軟體

 對於一個中小企業來說,成本絕對是首要考慮的因素,當使用者或高層提出需求/構想時,IT部門應該要如何處置呢? 是買市面上的商品還是找IT人員做一個,或是直接在 Github 找一個Open Source的套件來用呢?現在AI時代很多人提到 RAG 也是同樣的想法,就一併來討論吧!

TRAE AI IDE 使用心得

 最近有個很紅的AI編程工具,叫 TRAE ,用 VS Code 源碼改出來的,把它想成類似  Cursor  或  Windsurf  就對了。

Windsurf 改回 Visual Studio marketplace

Windsurf  Editor 是個 AI Code 神器,和 Cursor Code Editor 比起來 "幾乎" 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是,我發現 Windsurf  使用 open-vsx 的marketplace,造成某些在 VS Code 常用的 Extension 不能安裝,例如說 Microsoft 的 C# Dev Kit  或是 .Net Unit Test 要用的 .NET Core Test Explorer  ;前者是 微軟禁止在其他 IDE 使用,後者則是與微軟的C# Extension相依。